擴大研發和生產規模,公司的固定資產規模也將持續增長。同時,公司未來將在確保經營質量和資產質量的前提下,努力提升獲利能力,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擴大銷售規模,使銷售狀況、現金流量維持良好狀態,進一步提高資產的周轉效率。
本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到位后,短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將有所提高,但相較于公司整體資產規模處于可控范圍內,未來隨著可轉債轉股及募投項目效益的實現,公司資產負債率將會得到適當降低。公司未來將根據生產經營需要,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公司將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努力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各種途徑來滿足公司的資本支出需求,降低財務成本。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整體持續增長,其中,2018年較2017年增長31.81%,2019年較2018年增長24.27%。公司持續盈利能力較強,為滿足公司發展帶來的資金需求,公司本次發行可轉債用于先進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聯制造基地項目。未來隨著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產能,豐富產品種類,優化產品結構,以此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實現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本次募投項目是在公司現有業務毛坯鍛件制造的基礎上,結合行業“鍛件-零件-組件-部件”的發展趨勢以及公司自身的迫切需求,通過擴大、優化裝備能力,充分利用智能互聯制造技術,延伸產業鏈,推動公司的鍛件由毛坯狀態交付向粗加工狀態交付以及向精密加工狀態轉變,挖掘鍛件產業鏈延伸的附加值,向客戶提供關鍵、重要、高附加值產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以開展航空領域蒙皮鏡像銑先進加工業務為目標,針對航空領域對關重、復雜航空蒙皮類零件的精密加工需求,開展業務拓展,實現航空航天復雜、曲面、大型、特殊材料等零件生產加工,增大公司在航空制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產業競爭力。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刂瓢l行人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西航投資、溫氏投資(含橫琴齊創)、西投控股、嚴建亞(含鵬輝投資、三森投資)控制發行人股份比例分別為12.11%、8.68%、6.05%、19.88%。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向公司原股東實行優先配售,原股東優先配售之外的余額和原股東放棄優先配售后的部分采用網下對機構投資者發售和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網上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次發行完成之日,公司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本次發行結束之日起滿六個月后,投資者持有的可轉債將可以轉換為股權,屆時公司股權結構將隨著轉股情況發生變化,但不會造成公司控制權結構的變化。
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90,437.27萬元(含90,437.27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投資于以下項目: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后,如果實際募集資金金額少于上述項目募集資金擬投入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資金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解決。
在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如果公司根據經營狀況和發展規劃,對部分項目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的,對先行投入部分,在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后予以全額置換。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為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的鍛件產品以及少量粗加工、半精加工零件。公司的子公司三角機械主營航空零部件的機械加工,但目前該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且不具備零件精加工能力。下游客戶在公司交付的鍛件產品基礎上進行零部件的精密加工。隨著飛機產量的大幅增長,主機廠基本向“供應鏈管理+裝配集成”的模式轉變,對鍛件產品而言,基本都要求鍛件以目前的鍛造毛坯狀態向粗加工或精加工交付狀態甚至零件交付狀態轉變,這對鍛造廠的機械加工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戰。
沿襲多年的傳統飛機蒙皮化銑加工工藝,由于化學污染、耗電量大和消耗鋁材無法回收等固有弊病而成為該行業的一項困擾。對于加工新一代鋁鋰合金蒙皮來說,化銑還需采取防燃防爆的特別措施,從而增加了工藝復雜性、成本及安全風險。法國杜菲工業公司(Dufieux Industrie)和空客近年來聯合開發的蒙皮鏡像銑系統(Mirror Milling System,MMS)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優越性已被空客公司使用驗證。鏡像銑作為一種飛機蒙皮加工的新技術,是一種高效、綠色的加工方法,具有逐步取代化銑加工的趨勢,是眾多工業發達的研究熱點。
本項目以延伸鍛件產業鏈、拓展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業務為目標,項目將著重引進三軸、五軸、雙五軸數控加工機床、大型柔性化智能制造生產線,以提升數控加工裝備實力,提升零部件加工的智能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推動三角防務的鍛件產品全面向粗加工狀態及精密加工狀態交付轉變,穩定產品批產質量,挖掘鍛件產業鏈延伸的附加值,鞏固并擴大三角防務國內航空鍛件領域的優勢地位。同時,以開展航空領域蒙皮鏡像銑先進加工業務為目標,針對航空領域對關重、復雜航空蒙皮類零件的精密加工需求,開展業務拓展,實現航空航天復雜、曲面、大型、特殊材料等零件生產加工,增大公司在航空制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產業競爭力。
軍用、民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以及高新武器裝備大型復雜構件的研制、生產,需要建立集成式生產線,打通從原材料理化測試、下料、自由鍛液壓機或碾環機制坯、模鍛、熱處理、鍛件理化測試、粗加工到精密加工的整個完整的全流程生產線。
隨著國產新一代軍用、民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產量的不斷增長,主機廠基本向“供應鏈管理+裝配集成”的模式轉變。對配套供應商而言,基本都要求鍛件以目前的毛坯狀態向更高附加值的已加工或零件交付狀態轉變。本項目的建設充分結合行業“鍛件-零件-組件-部件”的發展趨勢以及三角防務自身的迫切需求,通過擴大、優化裝備能力,充分利用智能互聯制造技術,延伸產業鏈,向客戶提供關鍵、重要西安三角防務股份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有限公司、高附加值產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國產新型號飛機研制呈現高密度并行研制特點,研制任務相比“十二五”增加約50%。根據《世界空中力量(2021)》研究報告,“世界空中力量排行榜”如下表所示:
截止2020年底,美國軍機保有量13,232架,中國僅3,260架。其中,中國戰斗機約1,600架,包括很多已經顯得落后的三代戰斗機、轟-6早期型號的轟炸機以及其他軍機。目前更先進的五代戰機的數量約僅有20到40架,占所有戰斗機的1-3%,相對于美軍已經擁有的178架F-22、200多架F-35、400架左右的五代戰機以及3,000多架四代機,中國的空中力量顯得非常不足。
大型鈦合金整體結構件在飛機構件、框架等部件中均有大量應用,且近幾年呈現大型化、整體化趨勢。鈦合金結構件大量采用薄壁和桁架結構,通常90%以上的余量需要由切削加工方法來去除。未來飛機大量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大量結構件采用大型整體薄壁的結構,該領域主要被德國STARRAG和法國FIVE等企業所壟斷。國內急需建設先進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生產線,滿足我國航空領域新一代大型飛機結構件加工工藝精度要求。
我國某新型運輸機、新型教練機正在大力生產,都有大量的蒙皮加工需求。新舟700、ARJ21的量產需求,C919、C929巨大的訂單都有大量新增蒙皮制造需求,急需蒙皮加工生產線。
本項目將建立以國產數控設備為主體、以先進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國產飛機核心結構件和蒙皮加工自動化生產單元,滿足飛機超大型整體框、發動機承力分框、機身對接框以及大尺寸高曲率蒙皮等各式零部件的高效加工需求。
航空裝備制造業,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地應用,企業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企業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地提升,但對于大部分航空制造企業,車間信息化仍是一個薄弱環節,尤其是以飛機結構件為主要產品的離散型生產車間,生產計劃粗放、生產進度難以把握,從而導致無法全面提升設備產能。目前企業生產運營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飛機結構件生產屬于典型的離散型制造,主要是多個品種和小批量生產,不同類型的產品混線生產的現象非常普遍,而復雜的過程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需要原材料、樣板、刀具和其他資源數量相當大。許多問題會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生產管理十分復雜和困難,很難像流程型生產一樣順暢,需要經常組織協調。
現在企業已經引進了各種排產系統,但對于車間內部具體生產計劃缺乏系統管理,車間計劃未實現過程控制,當實際生產進度偏離原生產計劃時,并不能科學及時調整,這樣會出現生產任務有時十分繁重,而有時出現設備人員閑置的情況。
結構件生產車間,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導致生產現場存在的大量瞬間信息,這些信息會出現在生產過程的某個時間點或時間段。如果未能被記錄,便會成為黑箱信息,很難再次被收集,如:生產現場各種資源狀態、零件生產進度、每一批次零件生產的實際周期、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以及影響生產進度的原因等。
現有生產過程的計劃、實施、控制和反饋,主要是使用串行式管理方法。這樣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會導致車間和不同部門之間,如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數據不能實現有效共享,缺乏平行合作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現有的規劃和調度方法通常只針對單一車間,不考慮多個車間之間的協同效應。而大量的軍用產品部分,通常需要多個并行協作的生產車間,和通常包含零件加工和裝配組件生產兩種不同的生產任務,所需的組件裝配零件可能由其他協作完成車間,必須考慮在規劃調度影響協同車間調度方案。
智能制造生產線作為一種可持續的制造模式,已經得到了國內外航空制造企業的重點關注。美國洛馬公司針對F35飛機,組建了座艙生產線,基于測量、加工一體化技術,實現了大型復雜軍機零件的自動化生產。韓國KAI公司組建了A350飛機機翼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零件從裝夾、翻面、加工、去毛刺、清洗烘干、檢測的全過程自動化生產。德國AER-OTECH公司組建柔性生產線實現多品種、大批量民機零件的柔性生產,設備利用率高達90%。
為解決飛機結構件生產制造的上述問題,需要在自動化生產線的基礎上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車間管理流程,提高車間運營管理效率,建立公司上下層、部門間有效協同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從而提高離散型車間的智能制造整體水平,滿足飛機零部件的高效生產。
國務院出臺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把大型飛機項目確定為“未來15年力爭取得突破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40%的核心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制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中國制造2025》中將數控機床與機器人列為10個重點領域之一?!稊悼貦C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中將大型鈦合金構件高效加工裝備、大型鋁合金機翼壁板制造裝備等列為重點領域裝備需求;新一代軍機的梁、框接頭類結構件五軸聯動數控加工產線研發與應用示范和復雜結構件高端機床裝備規?;C合應用驗證與示范列為機床用戶領域的重點任務,將臥式高端數控銑削機床列為主機廠商重點突破的裝備。
未來航空裝備制造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國航空產業即將迎來大投入、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出“重點發展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的目標,未來我國航空制造產業的發展將建立在整機設計及制造綜合能力提升及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上,隨著重點項目及重大專項項目的實施,中國航空制造產業進入大投入、快發展的時期。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第十八項“航空航天”第1條“干線、支線、通用飛機及零部件開發制造”。
航空工業是關系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產業,是一個的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國防實力和綜合實力的集中表現,是一個科學技術的精華,是資金、技術、知識密集的產業。由于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強,航空工業的發展水平對一個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綜合國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而航空工業又站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頂端,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其整體能力和水平決定著一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加速推進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經濟強國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國民經濟產業化水平的現實需要,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按照規劃,未來10-20年內我國要實現制造大型軍用運輸機與雙通道寬機身民用飛機的目標,航空制造業在2030年以前將生產各類大型飛機2000架以上。從2019年開始,部分新型號的先進軍機、大客機、新型運輸機將逐步完成定型工作,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且隨著現有型號以及部分在研機型的批產加快,航空市場容量將快速增大,預計到2025年國內軍品市場容量有翻番的潛力。因此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市場需求旺盛。
三角防務承擔了大量的航空軍品生產及研制任務,生產銷售重點以各主機廠已批產定型產品為主。目前航空軍品(含軍用飛機、軍用直升機、飛機輔機、無人機等)鍛件市場需求量約為65億元/年。由于新機型愈來愈傾向使用整體鍛件,因此,未來鍛件市場規模仍有穩步增長的態勢,按年均遞增約8%計算,預計至2025年軍品市場年訂貨總額可以達到95億元。未來航空軍品目標市場主要為大型飛機結構件和發動機大型盤軸類件,其中,大型鈦合金框梁結構件、整體框鍛件、大型高溫合金、鈦合金盤軸件以及鈦合金葉片將是市場發展的重點,也是三角防務快速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方向所在。
國內航空民品業務主要有C919商用飛機、ARJ21新支線架份的試飛工作,預計在2023年開始投入商業運營,目前訂單已達到1000余架,發展前景巨大。
綜上所述,按照上述對國內市場情況的分析,結合三角防務在目前國內航空產品市場產值約6億元,并且每年銷售收入穩定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預計到2025年在國內航空產品市場具備年訂貨10億元以上的規模。作為鍛件的下游產業鏈,零件精密加工業務也會迎來大幅度增長。上述航空領域高速發展,以及對環保的高度重視,代表綠色、節能制造的蒙皮鏡像銑先進制造業務需求也會爆發式增長。
本次募投項目是在現有業務毛坯鍛件制造的基礎上,向鍛件下游產業領域的延伸和拓展,推動公司的鍛件由毛坯狀態交付向粗加工狀態交付以及向精密加工狀態轉變,挖掘鍛件產業鏈延伸的附加值,鞏固并擴大公司在國內航空鍛件領域的優勢地位。同時,以開展航空領域蒙皮鏡像銑先進加工業務為目標,針對航空領域對關重、復雜航空蒙皮類零件的精密加工需求,開展業務拓展,實現航空航天復雜、曲面、大型、特殊材料等零件生產加工,增大公司在航空制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產業競爭力。
本項目總投資為128,043.99萬元,包括建安工程投資24,897.00萬元、設備投資85,490.00萬元、土地投資及其他費用9,014.84萬元、預備費用5,519.35萬元以及鋪底流動資金3,122.81萬元。
本項目將主要建設航空精密零件數字化智能制造生產線和飛機蒙皮鏡像銑智能制造生產線。本項目完成后,公司將根據客戶規定參數及來料,為客戶受托加工航空、航天等領域結構件及蒙皮,并收取加工費。上述生產線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本生產線主要對大型飛機和戰斗機機身結構件、起落架系統結構件、直升機結構件、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盤類件等結構件進行加工,滿足航空結構件從毛坯到粗加工件、到半精加工件、到最終零件(精加工件)不同交付狀態的加工需求。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加工近3,000件結構件的能力。
本生產線主要對運輸機、戰斗機、客機等飛機的機身壁板蒙皮、機翼蒙皮、登機門蒙皮等進行加工。蒙皮加工主要通過拉伸成形或滾彎成形后進行厚度加工以達到設計要求。本項目通過引入先進鏡像銑數控設備,針對6000mm以下蒙皮鏡像進行銑削加工,能夠覆蓋在制90%以上的蒙皮加工尺寸,項目建成后形成年加工5,000余件蒙皮零部件的能力。本生產線的加工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飛機結構件由于其結構效率高、重量輕、強度大并且具備準確外形等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飛機結構件的應用有效減少了零件數量,機體總重量明顯降低,同時大大減少了整機裝配時間,縮短了飛機研制周期,對于航空制造企業飛機型號研制工作的更新迭代有重要意義,但飛機結構件大多尺寸較大,某框類飛機結構件尺寸達3800mm×1800mm,并且為了滿足飛機性能要求,提高結構效率,飛機結構件多采用薄壁加筋結構,許多骨架零件尤其是主承力結構件普遍采用由大型整塊毛坯直接“挖空”而加工成復雜槽腔、筋條、凸臺和減輕孔等整體結構件,材料去除率高達90%-95%,同時也帶來了剛性差、加工變形大等問題,成為新一地飛機制造的瓶頸。
該項目建設完成將提高我國飛機大型結構件的工序能力、生產過程質量可靠性、生產效率。建立以國產數控設備為主體、以先進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國產化飛機核心結構件加工自動化生產單元,滿足飛機超大型整體框、發動機承力分框、機身對接框等各式零部件的高效加工。
新型飛機機身結構部件生產過程對零部件質量、可靠性、減重、生產效率、等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本項目針對航空結構件機械銑削加工,研究國產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設備核心技術及其工藝應用技術,提高航空結構件的加工質量,滿足新型飛機對航空結構件加工的要求。
本項目利用大型臥式雙五軸數控機床將現有的手工切邊、開窗和化學銑工藝改進為自動切邊、開窗和鏡像銑削,實現航空結構件高精度標準制造。雙五軸鏡像銑削避免化銑中的水波紋和橘皮形等缺陷,避免“先銑后彎”工藝產品率低等問題,將壁厚精度從±0.5mm提高到±0.1mm、根部倒角從R0.8mm縮小到R0.2mm,通過提高加工精度實現蒙皮的減重,提升飛機運輸能力。以兩臺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設備作為基礎組成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實現航空結構件及蒙皮混合成線加工能夠顯著提高航空結構件及蒙皮加工能力,提高生產效率。
鈦合金結構件大量采用薄壁和桁架結構,通常90%以上的余量需要由切削加工方法來去除。航空企業對鈦合金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均有較高的要求。然而,鈦合金材料因為強度高、導熱系數小、彈性模量低以及化學活性高使得切削加工非常困難。而飛機框、梁類零件結構復雜,其工藝流程往往繁復,需多次翻面多工位加工,為零件加工質量與效率帶來挑戰。
本項目針對鈦合金的加工特點進行分析,研發適用于飛機大型結構件的制造工藝,開展成線銑削加工工藝研究與示范應用,形成工藝標準和規范,實現新一代大型飛機結構件核心高端制造裝備及成線技術的自主可控。形成面向大型航空蒙皮和大型結構件零件關鍵制造技術與裝備的應用示范基地,顯著提高新一代大型飛機大型蒙皮、大曲率蒙皮和大型鈦合金/鋁合金結構件等大型、弱剛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質量,并減少污染,降低能耗。
大型臥式五軸數控機床生產線的可靠性直接影響生產線的正常工作和生產率。但我國數控裝備制造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不僅體現在精度低等方面,還反映在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等方面。航空結構件具有單件零件價值高、生產周期長、質量要求嚴格等特點,為了確保航空結構件質量,縮短制造周期,提升制造效率,對加工裝備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大型臥式五軸數控機床生產線可靠性,提升數控裝置、運輸系統、產線控制的可靠性,對新型飛機制造水平的發展和制造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本項目總投資為128,043.99萬元,其中,90,437.27萬元來源于本次募集資金,其余資金公司以自籌方式解決??偼顿Y額中建設投資24,897.00萬元,占比19.44%;設備投資85,490.00萬元,占比66.77%;土地投資及其他費用9,014.84萬元,占比7.04%;預備費用5,519.35萬元,占比4.31%;鋪底流動資金3,122.81萬元,占比2.44%。
本項目投資主要用于建造廠房、購置設備、購置土地使用權,除鋪底流動資金、預備費以外,均為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占比93.25%,非資本性支出占比6.75%。
本項目的建筑工程主要為廠房、庫房、暖通房、空壓站、辦公樓、變配電室、在制品庫等,具體構成如下:
預備費根據公司以往項目經驗按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5%測算,基本預備費為5,519.35萬元,主要為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政策性調整以及為解決意外事件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不可預見的費用。
根據企業財務報告的資產周轉率,參照類似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情況進行估算,其中鋪底流動資金按照項目生產期前三年所需流動資金的30%測算。
公司將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來支持,剩余所需的流動資金由企業通過內部留存收益籌措,可不由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籌集。
本項目計劃建設期36個月,計劃分五個階段實施完成,包括:可研編制、立項、環評等手續,廠房建設等工程施工,設備訂貨、建設,設備安裝,運行調試,竣工驗收。項目建設進度安排如下:
公司預計,項目正常運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47,359.14萬元,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達到17.59% ,稅后財務凈現值(折現率為10%)為51,000.43萬元,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7.40年,以上相關數據系按照項目建設的各年達產率進行測算。
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第T+4年開始試生產,達產率為50%,T+5年達到80%的產能,第T+6年預計達產。
項目完全達產后,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7,359.14萬元(不含稅),應繳納增值稅5,853.95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為409.78萬元,教育費附加為175.62萬元。
?、谌斯こ杀荆涸O計定員為350人(含生產、管理、技術、銷售人員的工資及福利、保險,合計為3,250.00萬元。
?、壅叟f與攤銷:房屋折舊年限為20年,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殘值率均為5%,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年折舊費9,365.29萬元。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為10年,每年攤銷費587.00萬元。
?、芷渌M用:達產年制造費用按1,413.90萬元計,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按331.51萬元、2,841.55萬元、3,315.14萬元計。
項目完全達產年利潤總額為23,340.60萬元,稅后利潤為19,839.51萬元,企業所得稅率15%,所得稅3,501.09萬元。
預計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年,營業收入為47,359.14萬元,營業成本為16,944.95萬元,毛利率為64.22%。毛利率的測算過程如下:
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為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的鍛件產品的生產,2017-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6.37%、45.01%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45.01%。本項目是在鍛件產品的基礎上進行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產品的附加值更大,產品毛利率較目前的鍛件產品高具有合理性。
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軍用飛機和民用客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業務,主要產品為肋、梁、接頭、支座、框、應急門、擾流片、副翼、機輪艙、地板梁,與公司本次募投項目屬于同一類業務。
從愛樂達披露的數據來看,零部件精密加工業務最近三年的平均毛利率為67.65%。公司預測本次募投項目產品的毛利率為64.22%,較為謹慎、合理。
綜上,募投項目效益測算涉及的產品單價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原輔材料及動力費用則根據產品材料消耗及現行市場價格測算,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折舊、修理費、人員薪酬及根據歷史情況預測的期間費用的影響,募投項目測算具有謹慎性。
項目已于2020年6月11日在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完成備案,2020年7月4日取得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行政審批服務局《關于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先進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聯制造基地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航空行審環批復(2020)24號)批復同意,上述環保批準文件均在有效期內,且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行政審批服務局具備審批權限。
發行人于2020年7月8日與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土地轉讓意向,項目性質為工業用地,符合土地政策、城市規劃,不存在無法辦理的風險。
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系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和陜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儲備中心的下屬企業。2020年7月8日,公司與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意向合同》,約定向公司轉讓宗地地籍的編號為HK2-1-56,宗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凈用地面積為135.997畝,轉讓價原則上不超過35萬元/畝,最終以掛牌成交價為準。轉讓宗地坐落于西安市航空基地,平面界址為閻良區宏腰路以北、規劃六號路以東。
2020年8月31日,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在西部產權交易所掛牌公示轉讓上述土地,掛牌項目名稱為“位于西安市閻良區航空基地宗地HK2-1-56-3(135.997畝)土地使用權轉讓”,掛牌項目編號為GC01。2020年9月27日,公司與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正式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協議。
2020年8月31日,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航空分局出具證明: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擬將“先進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聯制造基地項目”的實施用地確定為“宏腰路以北,規劃六路以東(HK2-1-56,DK-3:135.997畝)”,該地塊規劃用地類型為工業用地,該項目符合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城市規劃,具備建設條件。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履行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及取得不動產權證的相關程序,后續受讓土地及取得土地的不動產權證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2020年8月31日,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委會出具證明: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先進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聯制造基地項目”為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招商引資重點工程,該項目擬建設用地位于宏腰路以北,規劃六路以東(HK2-1-56,DK-3:135.997畝),該項目符合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符合產業政策,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定。該項目用地轉讓手續正在進行中,不存在實質性障礙。如該項目用地無法按照計劃取得,我委將積極協調附近其他可用地塊,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根據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具的證明,本次募投項目用地屬于工業用地,符合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城市規劃。根據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委會出具的證明,本次募投項目用地轉讓手續正在進行中,不存在實質性障礙。如募投項目用地無法按照計劃取得,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委會將積極協調附近其他可用地塊,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本次募投項目用地符合土地政策、城市規劃,公司從西安航空城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受讓土地使用權及辦理土地使用權證不存在實質性法律障礙,募投項目用地落實不存在重大風險,不會對募投項目實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020年12月10日,公司取得西安閻良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頒發的具有預登記效力的不動產權證書,證書編號為航空基國用不動產權第001號,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
根據《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國發[2009]38號),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屬于過剩行業。根據《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屬于過剩行業。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簽署日,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已完成相關的備案和環評工作,預計效益均系根據市場情況預測,可研報告的假設條件、參數、預測結果謹慎、合理。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簽署日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募投項目所處行業市場并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R像銑加工技術的國際國內研究發展階段及應用情況,鏡像銑加工技術與化銑加工技術的具體對比及在飛機蒙皮領域的具體運用
機身蒙皮是飛機的外形零件,既有單曲也有雙曲,尺寸較大且形狀復雜。 蒙皮也是機身重要承力結構件,對飛機結構重量的影響極大。 因受力情況不同, 一塊蒙皮上不同部位應力不同,所以機身蒙皮一般設計為變厚度,在應力小的區域減薄,能大大減少飛機重量。目前,發達為提高先進航空航天產品的綜合性能,廣泛采用整體結構和大尺度的薄壁件,如飛機的骨架和蒙皮等。但整體結構和大尺度薄壁件不僅尺寸大,非常容易變形,而且結構復雜,形狀精度要求很高,制造難度相當大。此外,大型薄壁件的外形多數與飛行器的氣動性能有關,周邊輪廓與其他零部件還有復雜的裝配協調關系,裝配難度也非常大。因此多年來,大型航空薄壁件制造技術作為飛機機體制造的六大關鍵技術之一,一直困擾著航空工業。
民用飛機金屬蒙皮通常采用的材料為鋁合金或者鋁鋰合金。蒙皮通過拉伸成形或滾彎成形后,需進行變厚度加工,通常使用的加工方法有化學銑切和鏡像銑切。沿襲多年的傳統的飛機蒙皮化銑加工工藝,由于化學污染、耗電量大和消耗鋁材無法回收等固有弊病而成為該行業的一項困擾。對于加工新一代鋁鋰合金蒙皮來說,化銑還需采取防燃防爆的特別措施,增加了工藝復雜性、成本及安全風險。 法國杜菲工業公司(Dufieux Industrie,以下簡稱“法國杜菲”) 和空客近年來聯合開發的蒙皮鏡像銑系統(Mirror Milling System,簡稱“MMS”) 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優越性已被空客使用驗證,具有逐步完全取代化銑加工的趨勢。
蒙皮鏡像銑加工時,銑削刀具的位置和姿態與背部協同頂撐裝置的位置和姿態時刻成鏡像關系,同步協同運動,完成機身蒙皮加工(見圖1)。
鏡像銑設備主要由銑頭、頂撐裝置、柔性夾具等組成。柔性夾具中包含排架、吸盤等。在銑削加工過程中,銑頭與柔性夾具進行數次組合,每次組合都能為蒙皮加工背面的頂撐裝置留有一個開放的、能夠接近的、沒有支撐桿的各個加工窗口。為了使頂撐裝置從一個加工窗口移動到下一個窗口,設計了位置全回退功能,使其能夠橫穿柔性夾具的排架,能完成較大蒙皮零件的加工。頂撐裝置集成了蒙皮厚度直接測量裝置,該裝置不但可以檢測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厚度,還可以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對工件的厚度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對保持蒙皮零件的厚度公差起到關鍵作用。鏡像銑是一種蒙皮制造設備,具備機身蒙皮銑薄、切邊和鉆孔等加工能力。
蒙皮鏡像銑加工主要流程:①蒙皮板材進料;②蒙皮拉伸成型;③手工粗修整;④鏡像銑系統加工;⑤噴漆保護。
化學銑切簡稱“化銑”,是一種利用酸、堿、鹽等化學溶液與金屬產生化學反應,使金屬腐蝕溶解,改變零件形狀、尺寸的的加工方法,化銑工藝經過長期的的試驗研究和經驗積累,已經是一種成熟的加工工藝,目前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
化銑的主要工藝流程:①首件定制檢驗和刻線樣板;②表面清潔;③涂橡膠;④橡膠激光;⑤去橡膠;⑥化銑;⑦多級化銑,返回②重新開始;⑧開孔。
鏡像銑是一種效、綠色加工新技術,集成了厚度減薄、切邊、銑缺口、制孔、實時厚度監測及誤差補償等多功能于一體。與化銑相比,鏡像銑在加工精度、效率、環保、節能等方面都有很大優越性。與傳統化銑相比,鏡像銑技術有以下優勢:
?、賳蝹€零件工藝流程簡單。 化學銑切單個零件的工藝流程復雜, 生產周期長。鏡像銑一次加工可以解決化銑的多個工藝流程,特別是對于多級化銑,效率更高;
?、诩庸ぞ容^高。采用化銑加工工藝,零件至少需要兩次進行裝夾,重復裝夾會影響精度。而采用MMS蒙皮鏡像銑切系統的加工工藝,零件僅需一次裝夾,加工尺寸和厚度采用數控控制,加工精度較高。
?、酃に嚲G色、環保、安全?;娗逑磩?、刻蝕劑、除膠劑等都是危險的化學試劑。尤其是刻蝕劑,一般為經過加熱的高溫強堿溶液,容易影響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更會嚴重污染環境。此外,化銑還存在耗電量大、生產周期長、消耗鋁材難以回收等固有弊病,不符合綠色加工的要求。對于加工新一代鋁鋰合金蒙皮來說,化銑還需采取防燃防爆的特別措施,增加了工藝復雜性、成本及安全風險。因此,鏡像銑技術在工藝的綠色環保、安全性上優于傳統化銑工藝。
某歐洲飛機制造廠擁有7臺MMS8008蒙皮鏡像銑組成的蒙皮柔性生產線套上下料站和沿軌道移動的旋轉換面和對接臺-見下圖),并對年生產7000張蒙皮的效益做了統計分析和比較,經測算,作業時間節約50%,作業成本節約50%,切屑回收700噸,總費用節約500萬歐元,經濟和節能效益突出。具體結果如下:
?。ㄒ陨蠑祿碓矗呼斶_.替代化銑的新一代飛機蒙皮綠色加工技術,《航空制造技術》 2010 年第 16 期“產品聚集”欄目)
作為解決大型薄壁件高效精密加工的新一代技術,鏡像銑方法和裝備受到許多工業發達的重視。各國及國外航空制造企業出于國防以及和公司經濟利益的考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作為技術秘密而限制對外公布或技術出口。
目前,世界上生產鏡像銑設備的廠家主要有法國杜菲和西班牙Mtorres公司,在鏡像銑裝備的設計和制造上,這兩家公司申請了許多國際專利,并且其生產的蒙皮鏡像銑設備均已在空客公司進行驗證。2005年,法國杜菲和空客聯合開發了大型鋁合金蒙皮鏡像銑削(Mirror Milling System)技術,通過刀具和局部支撐裝置的同步運動控制壁厚,且增強了加工區域的局部剛性,經空客驗證,加工時間和成本都降低了50%。目前法國杜菲鏡像銑設備應用于空客飛機蒙皮加工。2004年,西班牙Mtorres公司研制基于臥式柔夾的與臥式雙五軸主機研制蒙皮鏡像銑設備Surface Milling。
在當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日益迫切的國際環境下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取代化銑實現蒙皮類零件的高質高效綠色制造,已成為全球航空工業都在追求的目標。波音、空客等航空巨頭已計劃在數年內取代“化銑”工藝。在我國,取代化銑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國內對于鏡像銑的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許多單位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別是在鏡像銑系統關鍵部件的裝備研制上做了大量工作,開發出多種類型的鏡像銑削裝置,同時通過引進口設備進行工藝實踐及研究。
2015年,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研制任務,中航洪都航空從西班牙Mtorres公司引進亞洲臺蒙皮鏡像銑設備,應用于C919前機身、中后機身各類蒙皮的銑切工作,包括機加領域的鋁鋰合金厚蒙皮和尺寸超規格的厚蒙皮加工。在研制過程中,中航洪都航空攻克了鋁鋰合金蒙皮噴丸強化、蒙皮鏡像銑切加工、鋁鋰合金型材熱壓下陷制造等關鍵技術,為大型客機的后續攻關乃至整個航空制造技術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國產設備方面,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拓璞”)為國內的鏡像銑設備供應商。上海拓璞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領域提供智能制造裝備和工藝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等。在蒙皮鏡像銑設備方面,上海拓璞通過主持并參與工信部、上海市經信委牽頭的關于“蒙皮鏡像銑項目”重大科研專項,成功突破了飛機蒙皮臥式雙五軸鏡像銑機床研制的關鍵技術,多套鏡像銑設備作為研究成果交付了各大航空航天制造單位,填補了國內鏡像銑削技術空白,成為繼法國杜菲、西班牙M.Torres公司之后又一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2016 年,上海拓璞研制了全球首臺多頭筒段鏡像銑機床,幫助中型運載火箭貯箱筒段的銑削加工工藝由化銑升級到鏡像銑; 2017 年以來,上海拓璞突破了高精度雙五軸聯動控制、多傳感融合實時測量、工件質量閉環控制、蒙皮自適應加工工藝軟件等智能化技術,交付了多臺/套火箭箱底立式雙五軸鏡像銑和飛機蒙皮臥式雙五軸鏡像銑機床。
上海拓璞已實現了國內首臺臥式雙五軸鏡像銑削裝備的工程化應用,掌握了鏡像銑的核心技術。突破了“大跨度大行程雙五軸高速臥式加工中心”,“雙曲薄壁蒙皮工件壁厚實時測量裝置”,“大型薄壁曲面高速切削的抑振隨動局部支撐”,“雙五軸聯動協同控制數控系統”,“弱剛性蒙皮測量重構、曲面輪廓精度匹配與自適應加工軟件”,“蒙皮件銑削—測量一體化實時閉環加工控制系統”,“蒙皮鏡像銑削快速編程與后置處理軟件”等關鍵技術,以我國民用飛機蒙皮作為加工對象,實現了大型薄壁曲面蒙皮的鏡像銑削加工,壁厚控制精度達到了±0.1mm,輪廓精度達到±0.5mm,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上海拓璞鏡像銑系統獲得2017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金獎。
上海拓璞生產的鏡像銑裝備與國際產品的對比具有領先優勢。在主機機床結構方面,法國杜菲、西班牙M.Torres公司與上海拓璞基本一致。但是在工件上下料方面法國杜菲與上海拓璞能夠實現工件自動化上下料,從而組成自動化生產單元,而西班牙M.Torres只能實現人工上下料。
在加工質量方面,法國杜菲、西班牙M.Torres公司與上海拓璞基本一致。標準厚度公差±0.1mm,切透公差±0.3-0.5mm,接刀±0.04mm。但是在防止零件劃傷方面法國杜菲與上海拓璞要優于西班牙M.Torres公司。
當前,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日益迫切的環境下,上飛、成飛、西飛等主機廠均積極引進國產鏡像銑設備情況,國產鏡像銑設備獲得了主機廠的較為廣泛的認可。截至2019年6月30日,國內引進鏡像銑設備的情況如下:
?。〝祿碜浴蛾P于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及《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國產鏡像銑設備已經在航天領域的零件加工中應用,如筒段鏡像銑加工的零件已經在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實現在某型武器型號應用,并實現了發射;運載火箭箱底鏡像銑加工零件已經在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完成工藝鑒定,目前已經完成星級榮耀、長征系列火箭多個箱底零件加工,該將鏡像銑設備已經投入正式裝機零件的生產中。
蒙皮鏡像銑工藝的核心是數控加工能力,同時滿足一定特殊工藝處理要求。飛機蒙皮鏡像銑智能制造生產線所采用的設備為雙五軸數控加工中心,設備、數控加工技術、檢測技術等方面與原有的數控加工業務具有互通性。公司經過多年行業積累,在為主要客戶提供鍛件產品的過程中已開展了多年以鍛件為加工對象的數控加工業務,積累了豐富的數控加工技術、檢測技術、設備使用和維護技術以及針對數控加工產品的特種工藝技術,上述技術以及加工的產品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
公司現有數控銑床多臺,在工藝設計、數控編程、工裝夾具基礎和測量技術、質量控制方面均有豐富的積累,已形成工藝技術成熟可靠、產品質量穩定的機械加工能力。公司團隊掌握了較好的數控編程能力和機床操作能力,滿足復雜零部件從毛坯、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加工工藝要求,并掌握良好的質量控制能力,為引進蒙皮鏡像銑技術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蒙皮鏡像銑加工需要經過工藝方案設計、數控編程、數控加工、熱處理、無損檢測、理化測試等工序。其中,熱處理、無損檢測、理化測試為航空零部件加工重要的特殊處理和檢測工藝。公司建設有一座理化檢測中心,理化檢測中心已具備完整的金屬材料實驗能力,擁有專業配套設備110臺/套,具備B類試驗室測試能力,設備能力已達到A類實驗室仲裁分析水平,并取得了CNAS實驗室認證證書。從產品研發、工藝設計、原材料入廠復驗、生產關鍵過程質量控制以及產品出廠檢驗等環節均可獲得實驗室的理化檢測數據支撐。在熱處理工序上,公司熱處理工藝獲得Nadcap認證,并投產了一條熱處理生產線。公司領先的特種工藝處理能力,為蒙皮鏡像銑項目的快速投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本次引進國產鏡像銑設備具有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特點,搭配成套生產工藝及工藝標準。同時,設備配套相關的工藝軟件,根據加工對象的特點進行工藝固化,易于學習與操作。此外,設備及工藝供應商將在設備安裝完成后提供長達3個月的工藝陪產,通過工藝技能培訓使員工盡快掌握操作規范,盡快形成加工產能。
公司已經培養了一批技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機械加工人才隊伍。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技術、研發、一線%,多名技術、研發人員具備材料成型及控制、鍛造、機械制造、數控技術等相關專業背景。公司地處閻良航空產業基地,具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及人才資源。公司周邊有西安航空學院(閻良校區)、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航空工程技術學校、西飛技術學院等多家航空類技校,并聚集了多家中小航空零部件機加企業,為公司引進專業機加人才提供了便利。公司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培訓和建設,為募投項目的實施做充分的準備。
隨著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內強大的市場需求,航空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軍機方面,軍費預算穩定增長,空軍加快彌補短板,預估帶動千億市場?!妒澜缈哲娏α?020》顯示,我國軍機數量僅為美國的24%。戰斗機方面,解放軍戰斗機中三代機占比僅為37%,遠低于美軍的70%。未來受益于三四代機換裝需求,殲-20有望持續放量。運輸機方面,為滿足中國在亞太地區執行任務需要,彌補與世界運輸機強國之間的差距,其中以運輸機與特種飛機需求最為迫切,市場預計,未來運-20運及以其為平臺的特種飛機具有 300架以上的總需求。各型軍用飛機正加速列裝。民機方面,國內民機需求強勁,國產民機C919試飛取證提速,訂單增長可觀,ARJ-21開始量產,均帶動飛機蒙皮的大量加工需求。
第三代鋁鋰合金具有密度低、強度高且損傷容限性優良等特點,用它替代常規鋁合金材料,能夠使飛機構件的密度降低3%,重量減少10%~15%,剛度提高 15%~20%,因此被認為是新一代飛機較為理想的結構材料。當前,C919機身蒙皮大量使用鋁鋰合金材料,由于傳統化銑技術將會顯著降低材料的抗疲勞特性,因此鋁鋰合金蒙皮不適宜用化銑而適合用鏡像銑工藝。C919量產在即,為蒙皮鏡像銑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創造市場空間。
在當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日益迫切的國際環境下,取代化銑實現蒙皮類零件的高質高效綠色制造,已成為全球航空工業都在追求的目標和共識。當前,由于蒙皮加工投入大,技術要求相對高,蒙皮加工由主機廠下屬企業完成。由于傳統蒙皮化銑技術高污染高耗能,飛機制造業面臨著日益嚴苛的環保和節能要求的挑戰,蒙皮化銑生產線難以獲得環評批復,擴產極為困難,因此,以新的綠色制造技術取代污染嚴重的化銑技術已成為趨勢。同時,主機廠向“供應鏈管理+裝配集成”的模式轉變,其他零部件生產業務在滿足社會配套的情況下內部也不再擴產,為民營企業創造了機會。在以上因素影響下,蒙皮加工業務將面臨較大的產能缺口,亟需新的蒙皮鏡像銑生產線投入滿足新飛機的大量的蒙皮加工需求。
作為解決大型薄壁件高效精密加工的新一代技術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鏡像銑方法和裝備受到許多工業發達的重視,目前技術主要掌握在歐洲企業手中。各國及國外航空制造企業出于國防以及和公司經濟利益的考慮,均將蒙皮鏡像銑技術作為涉及國防的關鍵技術而在對外公布或技術出口存在諸多限制。當前,航空制造領域,僅有洪都航空引進一臺進口鏡像銑設備,主要為C919的蒙皮加工,產量較小,無法滿足未來大飛機批產及軍機放量后大量蒙皮加工的需求。成立了多個重大科研專項推動鏡像銑技術的研發,已經實現了國產設備的中國制造以及加工工藝在航天領域成功應用,但國產設備在航空領域的蒙皮加工尚未實現規模產業化應用。國內各大主機廠正積極引進國產設備及鏡像銑加工工藝。目前, 中美貿易大戰再升級的背景下,外國強國對中國的打擊重點已經轉移到高科技領域,鏡像銑技術作為航空制造的關鍵技術,加速國產替代為必然方向,保障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鏡像銑技術也將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并得到加速推廣。
公司規?;a以來,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高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與下游客戶一直保持著研發和生產方面非常穩定、深入的合作關系,多次獲得航空工業集團及各主機廠“供應商”稱號。穩定的、優質的客戶資源為公司爭取新業務訂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募投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建成國內更大的蒙皮鏡像銑生產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明顯。由于鏡像銑生產線價格昂貴,資金投入大,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對一般機加企業形成了較高的資金壁壘。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在蒙皮鏡像銑領域占據國內領先地位,爭取新訂單有較大優勢,新增產能將會得到有效消化。
本項目投資主要用于建造廠房、購置設備、購置土地使用權,除鋪底流動資金、預備費以外,均為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占比93.19%,非資本性支出占比6.81%。
本項目的建筑工程主要為廠房、庫房、暖通房、空壓站、辦公樓、變配電室、在制品庫等,具體構成如下:
預備費根據公司以往項目經驗按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5%測算,基本預備費為3773.55萬元,主要為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政策性調整以及為解決意外事件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不可預見的費用。
根據企業財務報告的資產周轉率,參照類似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情況進行估算,其中鋪底流動資金按照項目生產期前三年所需流動資金的30%測算。
公司將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來支持,剩余所需的流動資金由企業通過內部留存收益籌措,可不由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籌集。
公司預計,項目正常運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28,754.34萬元,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達到14.86%,稅后財務凈現值(折現率為10%)為21,455.80萬元,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7.96年,以上相關數據系按照項目建設的各年達產率進行測算。
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第T+4年開始試生產,達產率為50%,T+5年達到80%的產能,第T+6年預計達產。
項目完全達產后,年產品銷售收入為 28,754.34(不含稅),應繳納增值稅3,526.15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為246.83萬元,教育費附加為105.78萬元。
?、谌斯こ杀荆涸O計定員為250人(含生產、管理、技術、銷售人員的工資及福利、保險),合計為2,275.00萬元;
?、壅叟f與攤銷:房屋折舊年限為20年,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殘值率均為5%,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年折舊費6,453.53萬元。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為10年,每年攤銷費410.90萬元。
?、芷渌M用:達產年制造費用按989.90萬元計,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按201.28萬元、1,725.26萬元、2,012,80萬元。
項目完全達產年利潤總額為12,702.93萬元,稅后利潤為10,797.49萬元,企業所得稅率15%,所得稅1,905.44萬元。
預計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8,754.34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1,759.46萬元,毛利率為59.10%。毛利率的測算過程如下:
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為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的鍛件產品的生產,2017-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6.37%、45.01%、45.01%。本項目是在鍛件產品的基礎上進行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產品的附加值更大,產品毛利率較目前的鍛件產品高具有合理性。
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軍用飛機和民用客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業務,主要產品為肋、梁、接頭、支座、框、應急門、擾流片、副翼、機輪艙、地板梁,與公司本次募投項目屬于同一類業務。
從愛樂達披露的數據來看,零部件精密加工業務最近三年的平均毛利率為67.65%。公司預測本次募投項目產品的毛利率為59.10%,較為謹慎、合理。
綜上,募投項目效益測算涉及的產品單價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原輔材料及動力費用則根據產品材料消耗及現行市場價格測算,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折舊、修理費、人員薪酬及根據歷史情況預測的期間費用的影響,募投項目測算具有謹慎性。
本項目投資主要用于建造廠房、購置設備、購置土地使用權,除鋪底流動資金、預備費以外,均為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占比93.37%,非資本性支出占比6.63%。
本項目的建筑工程主要為廠房、庫房、暖通房、空壓站、辦公樓、變配電室、在制品庫等,具體構成如下:
預備費根據公司以往項目經驗按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5%測算,基本預備費為1,745.81萬元,主要為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政策性調整以及為解決意外事件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不可預見的費用。
根據企業財務報告的資產周轉率,參照類似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情況進行估算,其中鋪底流動資金按照項目生產期前三年所需流動資金的30%測算。
公司將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來支持,剩余所需的流動資金由企業通過內部留存收益籌措,可不由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籌集。
公司預計,項目正常運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 18,604.80萬元,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達到22.86% ,稅后財務凈現值(折現率為10%)為29,544.65萬元,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6.59年,以上相關數據系按照項目建設的各年達產率進行測算軍用假目標生產加工廠。
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第T+4年開始試生產,達產率為50%,T+5年達到80%的產能,第T+6年預計達產。
項目完全達產后,年產品銷售收入為 18,604.80(不含稅),應繳納增值稅2,327.8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為162.95萬元,教育費附加為69.83萬元。
?、谌斯こ杀荆涸O計定員為100人(含生產、管理、技術、銷售人員的工資及福利、保險),合計為975.00萬元;
?、壅叟f與攤銷:房屋折舊年限為20年,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殘值率均為5%,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年折舊費2,911.76萬元。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為10年,每年攤銷費176.10萬元。
?、芷渌M用:達產年制造費用按424.00萬元計,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按130.23萬元、1,116.29.萬元、1,302,34萬元。
項目完全達產年利潤總額為10,637.68萬元,稅后利潤為9,042.03萬元,企業所得稅率15%,所得稅1,595.65萬元。
預計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8,604.8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5,185.49萬元,毛利率為72.13%。毛利率的測算過程如下:
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為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的鍛件產品的生產,2017-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6.37%、45.01%、45.01%。本項目是蒙皮的精密加工,產品的附加值更大,產品毛利率較目前的鍛件產品高具有合理性。
目前的上市公司沒有主營業務為蒙皮鏡像銑業務的,無相關毛利率。公司預測本募投項目產品的毛利率為72.13%,毛利率較高,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蒙皮鏡像銑業務屬于零部件加工業務,但技術更為先進,產品的附加值較一般的零部件加工業務更高,因而毛利率會高于一般的零部件加工業務;二是目前國內僅有幾家主機廠有蒙皮鏡像銑業務,進入該領域的制造企業較少,市場競爭較小,因而相對應的行業毛利率會處于較高水平。
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軍用飛機和民用客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業務,2015年和2016年其零部件精密加工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8.44%和79.40%。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毛利率逐漸下降,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別為72.50%、63.18%和67.27%。根據蒙皮鏡像銑業務的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競爭較小的前述特點,以愛樂達零部件精密加工業務的早期毛利率為參照,公司預測本次募投項目產品的毛利率為72.13%,較為謹慎、合理。
綜上,募投項目效益測算涉及的產品單價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原輔材料及動力費用則根據產品材料消耗及現行市場價格測算,同時也充分考慮了折舊、修理費、人員薪酬及根據歷史情況預測的期間費用的影響,募投項目測算具有謹慎性。
發行人取得各項業務資質情況參見本募集說明書“第四節 發行人基本情況”之“十、公司擁有的特許經營權和相關資質、認證情況”之“(二)主要業務資質”。
本次募投涉及機械加工業務為公司現有業務,公司及子公司已經取得實施本募投項目所需的資質,包括從事軍品科研、生產和銷售所需要的全部許可和認證,合法開展軍工相關配套業務。截至募集說明書簽署日,相關資質均在有效期內。本次募投項目不涉及其他特殊資質審批手續。
蒙皮鏡像銑設備技術門檻較高,具備生產能力的供應商較少,國外法國杜菲和西班牙M.Torres公司、國內上海拓璞具備鏡像銑設備制造能力。目前,國外企業未對國內限制出口蒙皮鏡像銑設備,采購進口蒙皮鏡像銑設備是可行的。但是,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未來采購進口蒙皮鏡像銑設備存在一定風險。鑒此風險,從支持國產替代的角度出發,加之上海拓璞蒙皮鏡像銑設備在產品價格、技術服務、加工工藝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公司計劃向上海拓璞采購蒙皮鏡像銑設備。
目前,雖然上海拓璞產能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但是公司從上海拓璞購入募投項目所需蒙皮鏡像銑設備能夠有效保障,具體情況如下:
公司擬采購8臺蒙皮鏡像銑設備及相應工裝,其中6000mm級大型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設備(HMMS6000)和3000mm級大型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設備(HMMS3000)各4臺。根據上海拓璞的說明,公司擬采購的蒙皮鏡像銑設備及相應工裝所需的工時明細如下表所示:
公司擬采購的蒙皮鏡像銑設備及相應工裝的總工時為52,700.00小時。由于公司飛機蒙皮鏡像銑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的建設周期為三年,公司擬采購的蒙皮鏡像銑設備及相應工裝所需工時占上海拓鏷總產能年均的比例為13.16%。此外,根據上海拓璞的說明,上海拓璞目前具備每年10臺蒙皮鏡像銑設備的生產能力。因此,從上海拓璞目前的產能情況來講,能夠滿足公司未來三年8臺蒙皮鏡像銑設備及相應工裝的采購需求。
根據上海拓璞招股說明書,上海拓璞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將資源集中在前端研發設計、后端安裝調試以及工藝服務等輕資產環節,將零部件生產加工等環節通過外協定制與通用件采購的形式來實現。在輕資產運營模式下,上海拓璞產能擴張較易實現。上海拓璞的產能主要受鉗工生產能力的約束,鉗工人數的增加將迅速提升產能。根據上海拓璞的說明,鉗工在裝配制造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文件開展裝配作業,在裝配完成后有完善的質檢過程。在作業指導文件中已經對于關鍵技術指標的控制做出明確的要求,只要具備基礎鉗工技能,會使用鉗工工具,讀懂裝配圖紙,即可完成相關裝配作業。
上海拓璞近年來生產規模逐步擴大,人員規模增加,產能呈現上升的趨勢。上海拓璞2018年和2019年的員工人數對比情況如下:
注:(1)鉗工人員數量系根據總產能倒算的結果,為當年的加權平均數;(2)員工總數及生產人員總數數據來源于上海拓璞招股說明書。
上海拓璞2019年末員工總數為367人,較2018年末增加29.68%;2019年末生產人員為145人,較2018年末增加37人,其中主要增加的是鉗工人員;2019年鉗工人員平均人數為66.83人,較2018年末增加104.59%。隨著鉗工人